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六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刚入了五月不久,暑气还未全下,温度便已开始明显的升了起来,楚京堰城之中也已有些茶馆客栈换好了竹席竹帘,让人光是看着便觉得身上很是清爽凉快。

    这原该是个将将好的出行郊游好时节,可堰城内外——无论是街巷里,还是九门外,却连个敢大声说话的人都难见着,尤其是九门之中,不光其中的偏门已经全部封死戒严,便是剩下的几门中,也几乎全都是个未曾明示却禁止生人出入的情状。

    被拦在城外无处可去的人中,有些甚至曾在晚上听到过马蹄下踏的哒哒声,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以及隐隐四溅的金石声——只是但凡是这样说的人都是只闻其声,未见其形,也不知是真听错了,还是曾有看到过的人,只是没有机会说出来。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在这天子脚下的地方,这些被拦在城外的老百姓都能从中嗅到点风声鹤唳的味道。

    没人活腻了敢轻易效仿老寿星上吊——这些事从一开始小规模的口耳相传,很快便淹没在了百姓彼此间讳莫如深的眼神之中。

    自从陛下清明出巡皇陵祭祖完毕快要回宫的时候起,原本一直看似风平浪静的堰城内外便倏地改了风水似的——水面上虽不见波澜,可任谁都能看得出来这汪深水下绝少不了暗潮汹涌。

    虽不见发生什么事情,但这气氛却一直持续着,直到现在演变成了这么一个的气压渐低愈发让人看不明朗的景况。

    别说百姓了,便是楚京满朝内外大小官员都说不大清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或是要发生什么事,不过他们却都清楚,原本早该离京返回任上的昭武大将军李长厚却是直到陛下回宫了,也仍是迟迟未见动身。

    朝中不乏看热闹的和凑热闹的,当然也有人嫌不够热闹的,只是这其中有些人是脑筋转得快只想明哲保身的,有些人却是明明白白一根筋直到底的,百八十双眼睛或明或暗的都在盯着龙座上的那个年轻皇帝,等着他的答案。

    五月初,御史台上疏弹劾昭武大将军李长厚观完太后册封礼后,未遵皇命及时回守东海,且一直拖延至今——这事情说的挺明白,但是概括起来该是怎么个说法,建议起来又该是怎么个办法,奏疏上却是只字未提。

    李家事弹劾好了那是一战成名,弹劾不好那就是人头不保,便是以打嘴架为己任的御史们也总得在动嘴动笔时考虑一下自己的出路——这事情沾一下就走,观摩观摩圣意再行决断,显然最为稳妥。

    这事情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往大了说,一方军侯统帅趁着皇帝祭祖不在京时不遵皇命回防任上,既不合礼也不合法,或可有谋逆之心,只要稍有些证据,便足够御史们和廷尉府的人在金殿上声嘶力竭的喊几声“其罪当诛”。但往小了说,世家独女晋封太后,为父者长不与女儿见面,多在京待些日子,便是不遵皇命也有几分人情在里面,皇帝单独召见说几句也就了结了。

    御史上疏弹劾是分内职责,但真正处理起来却只能是皇帝一个人头疼的事情了,说到底,李大将军的罪名是大是小,诸位大臣在殿上喊是不喊,都得先瞧着天子反应再下定论。

    孟惊羽通读了折子微微一笑,按在桌旁摞起来,不批复不搭理,权当睁眼瞎似的看不见——于是诸位大臣便也当做自己什么都没看见,在这事上不添柴不浇水,闭口不提。

    又过了两日,兼任郎中令与京畿大营统领的陈墨阳上奏称堰城郊外突现山匪劫掠往来百姓客商,其数不知几何,请求下令剿匪。获准后,陈墨阳称为了稳妥起见,想再请一道谕令,请求调集颍川郡兵力协同剿匪,孟惊羽当即允准,颁下虎符。

    颍川郡地处楚境中缘,出了堰城沿着向南的官道走,到达的第一个大城镇便是颍川辖内,而颍川郡这里自楚国建国起便有雄兵盘踞,居中镇国,如今这兵在理论上来说是隶属于郎中令陈墨阳的,但实际上用于调动大军的这两半虎符却是一半在皇帝手中,一半在颍川郡郡守蒋全的手中。

    郎中令录尚书事后便脱离了九卿的范畴,得算是三公里正经八百的“太尉”,向来是皇帝亲自任命,所以郎中令看似是夹在皇帝与颍川郡郡守中间,却也不能算作是完全的虚职,只是若要调动这支大军,于陈墨阳来讲,便须得多一道程序——先等孟惊羽点头给了虎符才行。

    这颍川郡郡守蒋全刚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大半辈子宦海沉浮,官场上的门门道道早就摸得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